经常喝酒确实容易诱发胰腺炎,尤其是长期过量饮酒者。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细胞,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发炎症反应。
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会刺激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引发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同时酒精可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阻碍胰液正常排出,进一步加重胰腺负担。临床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急性胰腺炎病例与酒精摄入相关,长期酗酒者更易发展为慢性胰腺炎,伴随持续性腹痛、脂肪泻等症状。
部分人群存在酒精代谢酶基因缺陷,这类体质者对酒精毒性更为敏感,少量饮酒即可显著增加胰腺炎风险。此外空腹饮酒、高脂饮食与酒精的协同作用会加速胰腺损伤进程。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合并胆道疾病或高甘油三酯血症时,酒精诱发胰腺炎的概率会成倍增加。
建议饮酒者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戒酒并就医检查。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监测血脂和胰腺功能指标。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酒,并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等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