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或肾血管病变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包括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炎、多囊肾等。
1. 肾实质病变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导致肾单位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2. 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发肾素分泌增加。血管造影确诊后可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服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
3. 慢性肾炎长期炎症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伴随蛋白尿、水肿。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配合呋塞米利尿剂及厄贝沙坦降压治疗。
4. 多囊肾遗传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伴随腰背部胀痛。建议限制咖啡因摄入,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者需血液透析。
肾性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