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一般不会导致耳聋,但可能因堵塞外耳道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常见诱因包括耳屎过多、外耳道狭窄、不当掏耳行为或继发感染,严重时可诱发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
1、耳屎过多生理性耳屎堆积可能堵塞外耳道,表现为耳闷、听力减退。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耳屎,避免自行掏挖,必要时由医生进行专业清理。
2、外耳道狭窄先天性或炎症导致的外耳道狭窄易使耳屎滞留。伴随耳痛或瘙痒时,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扩张外耳道。
3、不当掏耳棉签等工具可能将耳屎推向深处,损伤外耳道皮肤。出现出血或疼痛时,可用硼酸酒精消毒,并避免重复刺激。
4、继发感染长期耳屎堵塞可能引发细菌性外耳道炎,伴随流脓和剧烈疼痛。需联合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和口服头孢呋辛,同时保持耳道干燥。
日常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若出现持续听力下降或耳痛,应及时就诊排除中耳疾病或神经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