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血尿提示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膀胱三角区、后尿道、前列腺、精囊等。终末血尿通常表现为排尿末期尿液呈鲜红色或洗肉水样,可能由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或血管异常等因素引起。
1、膀胱三角区膀胱三角区位于膀胱底部,是终末血尿最常见的病变部位。该区域黏膜血管丰富且紧贴肌层,易受炎症或机械刺激损伤。膀胱三角区炎可能由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伴终末血尿,可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2、后尿道后尿道黏膜损伤或炎症可导致排尿末段出血。男性后尿道炎多与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相关,可能出现尿道口分泌物。女性尿道综合征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黏膜萎缩出血。诊断需进行尿道分泌物检查或尿道镜检查,治疗可选用阿奇霉素颗粒、热淋清颗粒等药物,严重者需尿道扩张术。
3、前列腺前列腺增生或炎症时,增大的腺体压迫尿道黏膜血管,排尿末期膀胱收缩易造成血管破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出现发热伴终末血尿,慢性前列腺炎常见会阴部胀痛。直肠指检和前列腺液检查可辅助诊断,治疗需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合并感染时加用诺氟沙星胶囊。
4、精囊精囊炎或精囊结石可导致终末血尿,常表现为血精与排尿末段出血并存。精囊病变多继发于前列腺炎或尿道炎,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发现精囊增大。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敏感抗生素如罗红霉素胶囊,配合癃清片等中成药,必要时行精囊镜冲洗术。
5、膀胱颈膀胱颈硬化症或肿瘤可造成排尿末段黏膜出血。膀胱颈纤维化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伴终末血尿。膀胱镜检查可见颈口狭窄,治疗需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膀胱颈乳头状瘤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注射液预防复发。
出现终末血尿应记录排尿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辛辣饮食,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或膀胱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长期反复血尿者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防止慢性失血导致贫血。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终末血尿时须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