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引起中耳炎,婴幼儿因咽鼓管结构特殊更易发生。中耳炎常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分泌物反流、免疫力低下及细菌病毒感染,需结合症状及时干预。
1、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侵袭鼻咽部时,可能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抓耳、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
2、鼻腔分泌物反流婴幼儿卧位喂奶或擤鼻不当易导致分泌物逆流。家长需保持孩子半竖立位喂食,教会正确擤鼻方法,必要时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
3、细菌继发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若耳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或持续高热,需就医进行耳镜检查,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4、腺样体肥大反复感冒可能诱发腺样体增生阻塞咽鼓管。表现为睡眠打鼾、听力下降,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切除肥大腺样体,术后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感冒期间避免平躺喂奶,保持室内湿度,发现揪耳、哭闹等异常行为应及时耳科就诊。急性期可冷敷耳周减轻疼痛,但禁止自行使用掏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