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复发概率较低,复发风险主要与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术后感染、原发疾病复杂程度等因素有关。
1、封堵器移位封堵器未完全固定或术后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移位,表现为心悸、胸闷,需通过心脏超声复查确认,必要时行二次手术调整位置。
2、残余分流部分患者因缺损边缘薄弱或封堵不完全存在微小分流,轻度分流可观察,中重度需药物控制或再次介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呋塞米、抗凝药华法林等。
3、术后感染心内膜炎等感染可能破坏封堵效果,需严格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就医排查。
4、疾病复杂性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多发缺损的复杂先心病复发风险较高,术后需长期随访,按医嘱使用波生坦等靶向药物控制并发症。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保持低盐饮食并遵医嘱服用抗凝剂,出现气促或胸痛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