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后遗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肾病、心律失常、支架内再狭窄等,多数症状轻微且可控。
1、穿刺部位血肿术后穿刺点压迫不当或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导致局部淤血肿胀,表现为皮肤青紫、疼痛。轻度血肿可通过加压包扎和冷敷缓解,严重血肿需外科处理。
2、造影剂肾病含碘造影剂可能损伤肾功能,尤其对原有肾病患者风险更高。术前充分水化、术后监测肌酐值可预防,严重时需血液净化治疗。
3、心律失常导管刺激或心肌缺血可能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多数为一过性。持续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4、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可能导致支架内管腔狭窄,表现为心绞痛复发。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必要时行二次介入治疗。
术后需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恢复活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