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特点、检查结果及病程进行区分,主要区别包括病因差异、粪便特征、内镜表现及治疗方式。
1、病因差异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肠病,与免疫异常相关;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
2、粪便特征溃疡性结肠炎常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多为水样便转为脓血便,粪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3、内镜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可见连续弥漫性黏膜糜烂,从直肠向上延伸;细菌性痢疾表现为片状充血水肿,病变呈局灶性分布。
4、治疗方式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使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细菌性痢疾需短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若出现持续腹泻伴血便,建议及时进行粪便检测及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