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腐乳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需注意适量食用。腐乳含有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及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但钠含量较高,过量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
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和肽类成分。大豆异黄酮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可帮助缓解更年期症状;肽类成分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腐乳中的植物性乳酸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消化不良或便秘人群有一定改善作用。发酵过程还会生成维生素B12,对素食者是较好的补充来源。
腐乳的钠含量通常超过普通酱油,每100克腐乳含钠量可达2000-3000毫克。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增加心血管负担。腐乳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与蛋白质分解物结合形成亚硝胺类物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建议每次不超过半块,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
选择腐乳时宜挑选包装完整、质地均匀的产品,开封后需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时可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其中的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形成。若存在痛风或甲状腺疾病,食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保持饮食多样性,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是维护健康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