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引起牙龈增生可能与药物副作用、口腔卫生不良、遗传因素、局部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药、加强口腔护理、药物治疗、手术修整等方式改善。
1、药物副作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可能干扰牙龈成纤维细胞代谢,导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替代药物。
2、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会加重药物性牙龈增生。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及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必要时可选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3、遗传因素:携带特定基因变异者更易发生药物性牙龈增生。此类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家族史,优先选择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并定期进行牙周检查。
4、局部炎症刺激:龋齿或牙周炎可能加剧牙龈增生反应。需及时治疗口腔感染病灶,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增生严重者需接受牙龈切除术。
服用降压药期间应每3-6个月进行牙周检查,日常选择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