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鱼对身体主要有补充优质蛋白、促进大脑发育、保护心血管健康、改善视力、调节情绪等好处。鱼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1、补充优质蛋白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消化吸收率较高。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适量摄入鱼类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修复受损组织。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及术后恢复人群具有重要营养意义。
2、促进大脑发育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富含DHA和EP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是大脑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孕期和婴幼儿期适量摄入有助于促进胎儿脑神经发育,中老年人补充可帮助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三文鱼、沙丁鱼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此类营养素更为丰富。
3、保护心血管健康鱼类中的ω-3脂肪酸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长期适量食用鱼类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建议每周食用2-3次鱼类,烹饪方式以清蒸、煮汤为主。
4、改善视力鱼类含有的维生素A和DHA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导致夜盲症或干眼症。适量摄入鳗鱼、金枪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鱼类,配合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护视力健康。
5、调节情绪鱼类中的ω-3脂肪酸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5-羟色胺等情绪调节物质代谢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液中ω-3脂肪酸水平普遍偏低。适量食用鲭鱼、秋刀鱼等可能帮助改善情绪状态,但需配合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
建议选择新鲜鱼类,避免过量食用可能含汞量较高的金枪鱼、鲨鱼等大型肉食性鱼类。对海鲜过敏者应谨慎食用,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将鱼类与豆制品、菌菇等搭配,采用清蒸、炖煮等低温烹饪方式,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特殊人群如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诱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