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可通过避免接触活禽、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等方式防止禽流感。禽流感通常由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免疫力低下、未及时隔离患者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活禽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传播,儿童应避免接触活禽、禽类市场及禽类粪便。家长需教育孩子不要触摸或喂养家禽、野鸟,外出游玩时远离禽类聚集区域。若家中饲养禽类,需定期清洁消毒笼舍,儿童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洗手。
2、加强个人卫生儿童需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在进食前、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家长需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进行高温或消毒液清洁。
3、接种疫苗针对季节性流感病毒,建议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虽然现有疫苗不能直接预防禽流感,但可降低混合感染风险。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优先接种。家长应咨询当地疾控中心,了解禽流感疫苗的适用情况。
4、增强免疫力保证儿童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素,如鸡蛋、瘦肉、西蓝花等。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抵抗力,建议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免疫力低下儿童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5、及时就医若儿童出现高热、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且近期有禽类接触史,家长需立即带其就诊。疑似禽流感病例需隔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接触过禽类的儿童即使无症状也应观察7-10天。
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禽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前往活禽交易市场,食用禽肉和蛋类需彻底煮熟。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现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并配合消毒。通过综合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儿童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