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烟可使非吸烟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冠心病、儿童哮喘、中耳炎等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会损伤非吸烟者的支气管和肺泡结构,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及气流受限。发病可能与烟草中的焦油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关,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并避免接触烟雾环境。
2、肺癌二手烟含苯并芘等致癌物,可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非吸烟者被动吸烟20年以上时,肺癌风险显著增加,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咯血、消瘦。临床常用吉非替尼片、盐酸厄洛替尼片等靶向药物,确诊后需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
3、冠心病二手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尼古丁则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非吸烟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悸等症状,心电图可显示ST段改变。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同时严格戒烟限酒。
4、儿童哮喘儿童呼吸道对二手烟更敏感,烟雾会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家长需注意患儿夜间咳嗽、喘息等症状,肺功能检查可见阻塞性通气障碍。临床常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颗粒,家庭中须杜绝吸烟行为。
5、中耳炎二手烟可破坏咽鼓管功能,使儿童更易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治疗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非吸烟者应远离吸烟环境,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颗粒物浓度。出现持续咳嗽、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孕妇和儿童尤其要避免接触二手烟。日常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定期进行肺功能或心血管相关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