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罕见的腹腔内肿瘤样病变,以黏液性物质在腹腔内异常积聚为特征,多继发于阑尾或卵巢黏液性肿瘤破裂。
1、疾病定义腹膜假性粘液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黏液分泌细胞在腹膜腔种植后产生的胶冻样物质堆积。病理学表现为腹膜表面黏液结节形成,常伴随纤维组织增生。其生长缓慢但具有浸润性,可导致进行性腹腔占位效应。
2、病因来源约70%病例源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破裂,20%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相关。极少数可能来自胆道、肠道的黏液性病变。黏液上皮细胞脱落后在腹膜种植,持续分泌黏液形成假性肿瘤。
3、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渐进性腹胀、腹部隐痛,随病情发展出现肠梗阻症状如呕吐、便秘。特征性体征为移动性浊音与蛙状腹,腹部触诊可有揉面感。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4、诊断方法CT检查可见腹腔多房性囊性占位伴分隔强化,典型者呈"蜂窝状"改变。腹腔穿刺可抽出胶冻样黏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黏液上皮细胞可确诊。需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等疾病鉴别。
5、治疗原则以肿瘤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腹腔灌注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术后需定期监测CA125等肿瘤标志物,复发患者可重复手术或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控制病情进展。
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肠梗阻,术后每3个月复查腹部CT。日常注意体重及腹围变化,出现腹痛加剧或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就诊。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