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脱位和白内障是两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晶体脱位指晶状体位置异常,白内障则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1、晶体脱位:晶状体脱离正常位置可能与外伤、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单眼复视,需通过手术复位或摘除晶状体。
2、白内障: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混浊,常见于老年性退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症状包括渐进性视力模糊、眩光敏感,可通过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3、关联性:严重晶体脱位可能继发白内障,两者均可导致屈光介质异常,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底镜等专科检查明确诊断。
4、治疗差异:晶体脱位需优先处理解剖位置异常,白内障则侧重改善透光性,术后均需定期复查眼压、角膜内皮等指标。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户外活动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有助于延缓晶状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