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指导主要包括戒烟干预、药物规范使用、呼吸康复训练、疫苗接种和定期随访监测。
1、戒烟干预:
戒烟是延缓肺功能下降最有效的措施。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黏膜,加重气道炎症反应。建议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配合行为干预,必要时可考虑使用伐尼克兰等戒烟药物。家属共同参与有助于提高戒烟成功率。
2、药物规范使用:
稳定期需长期维持药物治疗,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包括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疗效,医务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吸入技术。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
3、呼吸康复训练:
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训练,以及步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以Borg评分4-6分为宜。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的运动可显著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4、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急性加重风险,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疫苗接种时间建议选择疾病稳定期,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不良反应。
5、定期随访监测:
每3-6个月评估症状控制情况,通过CAT问卷或mMRC量表进行病情评估。每年至少进行1次肺功能检查,急性加重后需及时复查。合并症筛查包括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常见共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需建立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寒。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少食多餐避免饱胀影响呼吸。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运动,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出现气促加重、痰量增多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长期维持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