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可能累及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部位。
1、咳嗽咳嗽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咳痰。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的防御性反射,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可能导致胸痛和睡眠障碍。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一到两周,细菌感染可能延长咳嗽时间。
2、咳痰咳痰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经咳嗽排出,痰液性状可提示感染类型。病毒性感染多为白色黏液痰,细菌性感染常见黄色或绿色脓性痰,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出现铁锈色痰。痰中带血可能提示支气管或肺组织损伤,需要引起重视。
3、胸痛胸痛多因咳嗽频繁或炎症累及胸膜引起,表现为胸部刺痛或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痛部位通常与病变部位相关,支气管炎多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肺炎可能引起病变侧胸痛。剧烈胸痛伴随呼吸困难需警惕胸膜炎或气胸等并发症。
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气促或窒息感,轻者仅在活动时出现,重者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气道炎症导致狭窄、肺泡炎症影响气体交换、胸膜炎症限制肺扩张等因素均可引起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特殊表现。
5、发热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体温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细菌性感染通常表现为高热,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热。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无明显发热。持续高热伴随寒战可能提示败血症等严重情况。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吸烟者应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