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退热处理、补液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口腔卫生不良、病原体定植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病因,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链球菌感染效果显著,但用药前需确认无过敏史。若出现药物耐药或疗效不佳,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局部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减轻咽部不适,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药液清洁口腔。咽喉喷雾剂如开喉剑喷雾剂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呛咳。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繁殖,促进炎症消退。
3、退热处理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退热期间需保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加重病情。
4、补液支持患儿因咽痛拒食易导致脱水,可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果汁。严重脱水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代谢毒素排出,改善全身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伴有呼吸睡眠障碍的患儿,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剥离术和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术后需注意出血风险。手术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粥、蒸蛋羹等,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咽喉。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日常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期更换牙刷,减少病原体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