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可通过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引流、外科手术引流、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胰腺假性囊肿通常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胰腺手术、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经皮穿刺引流经皮穿刺引流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将引流管置入囊肿内,适用于体积较大或伴有感染的囊肿。该方法创伤较小,但可能存在引流不畅或复发风险。操作前需评估囊肿位置与周围血管关系,术后需监测引流液性状与引流量变化。
2、内镜下引流内镜下引流通过胃或十二指肠壁建立囊肿与消化道的通道,适合贴近胃肠壁的囊肿。常见方式包括内镜下囊肿胃造瘘术或囊肿十二指肠造瘘术。该方法可避免外部引流管,但存在消化道穿孔或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3、外科手术引流外科手术引流适用于复杂性囊肿或多发性囊肿,包括囊肿空肠吻合术或囊肿切除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选择,需根据囊肿位置与患者状况决定术式。手术可彻底解决囊肿问题,但创伤较大且恢复期较长。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囊肿合并感染或胰腺炎活动期,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以及注射用生长抑素等抑制胰液分泌药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合并胰腺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重要,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肠内营养优先于肠外营养,需根据患者消化吸收能力调整营养配方,避免加重胰腺负担。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避免高脂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胰腺负担。建议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监测囊肿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者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但需避免腹部撞击或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