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尿液可能是血尿或食物药物染色所致,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剧烈运动以及进食红心火龙果等。血尿根据是否伴随疼痛可分为无痛性血尿和疼痛性血尿,无痛性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疼痛性血尿多见于尿路感染或结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可导致尿路黏膜充血破损,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血尿。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淡红色尿液,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腰痛。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抗生素,同时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尿路黏膜会引起鲜红色血尿,多伴有剧烈腰痛或腹痛。可通过B超或CT确诊,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配合大量饮水,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3、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会导致无痛性肉眼血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中老年吸烟者出现间歇性无痛血尿需高度警惕,应进行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
4、剧烈运动马拉松等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运动性血尿,与肾脏缺血缺氧和机械性损伤有关。表现为运动后短暂性淡红色尿液,休息后多能自行消失。建议运动前后充分补水,避免过度训练,持续血尿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5、食物药物影响红心火龙果、甜菜等含天然色素的食品可使尿液呈红色但镜检无红细胞。利福平、酚酞等药物代谢产物也会导致红色尿。此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停止摄入后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但需与真性血尿鉴别。
出现红色尿液应记录发生时间、伴随症状和诱因,就诊时提供完整病史。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久坐。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预防结石,戒烟可降低肿瘤风险。女性需注意月经期污染可能造成的假性血尿,建议月经干净后复查尿常规。40岁以上人群即使症状缓解也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