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小儿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遗传、环境、生理因素及病理变化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免疫疗法。
1、遗传因素
小儿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密切相关。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孩子患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过度敏感,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过敏原是诱发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也可能加重症状。减少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3、生理因素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过度反应。鼻腔黏膜的屏障功能较弱,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导致炎症反应。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的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症状可能减轻。
4、病理因素
小儿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哮喘、湿疹等。这些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免疫机制,称为“过敏进程”。如果鼻炎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或中耳炎。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能有效减轻鼻腔炎症。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适用于伴有哮喘的患儿。
2、环境控制
-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和霉菌滋生。
- 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
- 避免接触宠物皮屑和花粉高发期的户外活动。
3、免疫疗法
对于症状严重且难以控制的患儿,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帮助免疫系统适应,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小儿过敏性鼻炎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