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精准度高、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
1、创伤小:
介入治疗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建立通路,仅需2-3毫米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操作。相比传统开颅手术,避免了大面积组织损伤和颅骨缺损,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体表仅留有微小穿刺点痕迹。
2、恢复快:
患者通常在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3-5天可出院。由于未破坏正常脑组织结构,神经功能恢复周期较开颅手术缩短约50%,多数患者两周内能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3、精准度高: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直径0.5毫米以上的血管病变。微导管能直达血栓部位进行机械取栓,或对狭窄血管实施球囊扩张,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
4、适应症广:
适用于发病6-24小时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对基底动脉闭塞等危重病例尤为有效。高龄、合并心肺疾病等开颅手术高风险人群,也可通过介入治疗获得血管再通机会。
5、并发症少:
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不足1%,远低于开颅手术的5-8%。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可通过压迫止血有效预防,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控制在0.3%以下。
术后需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8小时,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食物,控制每日钠摄入量在2000毫克以下。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将收缩压维持在120-140毫米汞柱范围内。术后3个月需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估血管通畅情况,出现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