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可通过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及不明原因型五种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该分型通常由血管病变、心脏疾病、血液成分异常、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该类型与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常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必要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术。急性期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型:
多由房颤、心脏瓣膜病导致血栓脱落引起,常见突发意识障碍。需长期抗凝治疗,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合并房颤者需进行心律转复或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型:
主要因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重点控制血压,可选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康复期需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4、其他明确病因型:
包括血管炎、血液系统疾病等特殊病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羟氯喹片,烟雾病需考虑血管搭桥手术。
5、不明原因型:
经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者,需强化危险因素控制。建议定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等指标,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康复期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言语训练、平衡训练等神经功能康复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