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腰酸可能与分娩损伤、缺钙、受凉、腰肌劳损、盆腔炎等因素有关。产后腰酸可通过热敷按摩、补钙、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韧带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腰部支撑力下降。表现为久坐后腰部酸胀,平卧时症状减轻。建议使用骨盆矫正带辅助支撑,避免提重物,每天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
2、缺钙哺乳期钙需求增加至每日1200毫克,缺钙易引发骨骼肌肉酸痛。可能伴随夜间小腿抽筋、牙齿松动等症状。可增加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
3、受凉产后气血亏虚时腰部受风寒侵袭,可能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常见遇冷加重、热敷缓解的特点。需注意腰部保暖,可用艾叶煮水擦浴,避免直接吹空调冷风。
4、腰肌劳损频繁弯腰照顾婴儿或姿势不当会导致肌肉慢性损伤。疼痛多在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建议调整哺乳姿势,使用哺乳枕减轻腰部压力,每天做腰部伸展运动。
5、盆腔炎产褥感染可能引发盆腔炎症放射至腰部,多伴有分泌物异常、低热等症状。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和B超,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月子期间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哺乳时用枕头垫高婴儿减少弯腰,避免久站久坐。饮食上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酱、虾皮,每天保证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如腰酸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到妇产科或骨科就诊,排除椎间盘突出等严重问题。产后康复期间可配合中医推拿、艾灸等理疗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