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微创固定术、骨移植术、外固定支架术、关节融合术。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于骨折块移位明显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口将骨折块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稳定骨折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早期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需警惕感染风险。
2、经皮微创固定术:
采用小切口或经皮穿刺方式置入固定器材,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适合骨折块较大且移位不严重的患者,但存在复位精度受限的问题,术后需严格限制负重活动。
3、骨移植术:
当骨折伴有严重骨缺损时,需取自体髂骨或使用人工骨材料进行填充移植。该手术可重建跟骨结构但延长康复周期,供骨区可能出现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4、外固定支架术:
通过体外支架装置维持骨折复位,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虽然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且日常生活不便。
5、关节融合术:
针对严重粉碎性骨折伴关节面破坏的患者,通过手术使距下关节发生骨性融合。虽能缓解疼痛但会永久丧失关节活动度,需权衡功能需求后谨慎选择。
术后康复期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踝泵运动,6-8周后逐步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恢复期间建议使用助行器减轻患肢负荷,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注意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及感觉变化,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睡眠时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水肿,日常活动应避免急转急停等危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