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和结膜炎是两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及潜在风险。角膜炎发生在角膜,结膜炎发生在结膜;角膜炎可能伴随视力下降,结膜炎通常以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为主;角膜炎存在角膜穿孔风险,结膜炎极少引发严重并发症。
一、发病部位角膜炎病变位于眼球最外层的透明角膜组织,该区域无血管但神经分布密集。结膜炎则发生在覆盖眼睑内侧和巩膜表面的结膜组织,富含血管和淋巴管。角膜的透明性对视力至关重要,而结膜主要起润滑和保护作用。
二、典型症状角膜炎患者常见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模糊,严重时角膜可出现灰白色浸润灶。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异物感、黏稠分泌物增多,晨起时眼睑粘连,但通常不影响视力。细菌性结膜炎多见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常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三、病因差异角膜炎多由外伤后细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或隐形眼镜护理不当引起。结膜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由花粉、粉尘等过敏原触发。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更易发生棘阿米巴角膜炎,而过敏性结膜炎具有季节性发作特征。
四、检查方法角膜炎需通过裂隙灯检查角膜病变深度,荧光素染色可显示上皮缺损范围,严重者需角膜共焦显微镜排查真菌或阿米巴感染。结膜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细菌培养或抗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体,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结膜刮片发现嗜酸性粒细胞。
五、治疗原则角膜炎需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细菌、抗病毒或抗真菌滴眼液,严重病例需要角膜移植。结膜炎治疗包括抗生素滴眼液、抗组胺药物或人工泪液,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两者均需避免揉眼,角膜炎患者须严格随访角膜愈合情况。
预防角膜炎需注意眼部防护避免外伤,规范清洁隐形眼镜,出现眼红眼痛及时就医。结膜炎预防强调手部卫生,不共用毛巾枕头,过敏体质者远离致敏环境。无论何种眼疾,均需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使用,眼部不适持续超过48小时应至眼科专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更需警惕角膜炎进展风险。日常可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维护眼表健康,长时间用眼后热敷或人工泪液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