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萎缩性胃溃疡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萎缩和溃疡形成,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生与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及病理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易感性较高,胃黏膜防御功能较弱,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导致溃疡形成。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2、环境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高盐饮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溃疡的重要诱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酸分泌,导致溃疡。建议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通过抗生素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
3、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再生能力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萎缩性改变。中老年人应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等,增强胃黏膜修复能力。
4、外伤及病理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或激素类药物会损伤胃黏膜,诱发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也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溃疡。治疗时需停用相关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5、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饮食上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运动方面,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萎缩性胃溃疡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时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