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呼吸道感染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环境调节、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防止皮肤刺激或寒战加重。退热贴辅助降温时需避开眼周及破损皮肤。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次。观察尿量及口唇湿润度,出现尿少或哭时无泪需警惕脱水。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存在细菌感染证据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或激素类药物退热。
4、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为宜。每日通风2-3次,避免冷风直吹。减少粉尘、烟雾等刺激物接触。患儿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根据体温变化及时增减。
5、就医评估:
持续高热超过3天、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出现皮疹或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既往有热性惊厥史或基础疾病患儿建议尽早就诊。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家庭成员需做好手卫生,患儿餐具毛巾单独使用。定期开窗通风,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观察体温波动及精神状态,记录发热时间及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