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晶体植入手术、视觉训练等方式改善视力。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角膜曲率异常、眼轴过长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正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片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适合轻度至中度近视患者,需定期验光调整度数。选择镜片时需注意透光率和防蓝光功能,镜框应保证光学中心与瞳孔对齐。
2、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且角膜条件适合者,需严格遵循清洁护理流程,定期复查角膜健康状况。
3、激光手术通过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屈光度,常见术式包括全飞秒和半飞秒。要求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角膜厚度足够且无圆锥角膜倾向。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等暂时性不适。
4、晶体植入手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前房或后房,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过薄者。分为有晶体眼植入和晶体置换两类,需评估前房深度和内皮细胞数量。术后需警惕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风险。
5、视觉训练通过调节集合训练、双眼视功能锻炼等方法改善视疲劳和控制度数增长。包括反转拍训练、立体视训练等,需在视光师指导下规律进行。对假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控制效果较好。
近视患者日常需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阳光可刺激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用眼时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高糖饮食。定期进行专业验光检查,青少年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轴变化。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并每年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