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食物过敏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呼吸道反应、口腔异常及全身性反应。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的异常反应,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早引入致敏食物或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是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表现,患儿可能出现荨麻疹、湿疹或红斑,多集中在面部、颈部及四肢屈侧。过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家长需避免孩子抓挠,可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
2、胃肠道不适食物过敏可引发呕吐、腹泻或腹痛等胃肠症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过敏原刺激肠黏膜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影响消化功能。家长需暂停可疑食物,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轮状病毒感染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3、呼吸道反应部分患儿会出现打喷嚏、流涕或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喉头水肿。过敏原引发呼吸道黏膜充血和支气管痉挛,导致通气障碍。家长需立即移除过敏原,保持环境通风,急性发作时需紧急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溶液或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4、口腔异常口腔及唇周可能出现刺痛、肿胀或麻木感,进食后即刻发生。这种口腔过敏综合征常与花粉交叉过敏有关。家长可用清水清洁口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食物,医生可能开具苯海拉明口服液、西替利嗪滴剂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
5、全身性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可导致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表现,属于急症。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全身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家长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儿置于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医疗人员会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家长应记录孩子饮食日记,明确过敏食物后严格规避。日常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藏过敏原。建议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选择替代食物。就医时携带既往过敏史资料,急性发作后需随访观察。家中可备应急药物,照料者应掌握急救技能。随着免疫系统发育,部分儿童过敏可能逐渐缓解,但严重过敏者需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