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紫癜的生存期通常与紫癜类型及并发症有关,单纯性紫癜一般不影响寿命,过敏性紫癜经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重症需紧急干预。主要影响因素有紫癜类型、基础疾病控制、治疗及时性、并发症管理、营养状况等。
1、紫癜类型单纯性紫癜多见于下肢轻微瘀斑,无须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过敏性紫癜可能伴随关节肿痛或腹痛,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急症,需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2、基础疾病控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重血管损伤,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7毫摩尔每升。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质蛋白为宜。
3、治疗及时性皮肤紫癜出现后72小时内就诊可降低内脏出血风险,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适用于重症患者,用药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并发症管理消化道出血需禁食并静脉补充营养,关节肿胀可局部冷敷缓解。肾功能异常者应记录24小时尿量,尿蛋白超过3克需进行肾穿刺检查。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提示可能发生颅内出血。
5、营养状况每日保证60克以上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来源。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可增强血管韧性,深色蔬菜应占每日蔬菜摄入量一半以上。血小板低下时避免食用带刺鱼类或坚硬食物。
老年紫癜患者需穿着宽松衣物防止皮肤摩擦,沐浴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每周3次30分钟步行锻炼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但血小板低于50×10⁹/升时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凝血功能,出现新发瘀斑或血尿需立即就医。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腌制食品摄入,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