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尿道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男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通过尿道口逆行感染尿道黏膜。细菌可来自肛门周围皮肤、不洁性行为或医疗器械操作。尿道黏膜受损时更易发生感染,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道口红肿。轻度感染可通过多饮水冲刷尿道,严重时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
2、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泌尿系结石等疾病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梗阻部位以上尿路压力增高,可引发肾盂肾炎。患者除尿路刺激症状外,可能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解除梗阻是关键,前列腺增生可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结石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
3、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尿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血糖控制不佳时尿糖增高更易滋生细菌。这类患者感染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合并真菌感染。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4、不良卫生习惯不及时更换内裤、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性生活前后未清洁等习惯会增加感染风险。包皮过长者易在包皮垢中滋生细菌,诱发包皮龟头炎并上行感染尿道。建议每日清洗外阴,保持局部干燥,包茎者需考虑包皮环切术。避免长时间憋尿,防止尿液浓缩刺激尿道。
5、性传播疾病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特异性尿道炎。淋病表现为大量脓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分泌物较稀薄。需进行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明确病原体,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针对性治疗。性伴侣需同时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治愈后使用安全套预防复发。
预防男性尿道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摄入蔓越莓制品可能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避免久坐、骑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行为,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缺陷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