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不需要额外补铁,但部分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补充。足月健康婴儿出生时体内储备的铁可满足4-6个月需求,母乳中的铁虽然含量低但生物利用度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母亲孕期缺铁严重时,可能需要遵医嘱补铁。
母乳中的铁含量约为0.3-0.5毫克/升,虽低于配方奶粉但吸收率可达50%,远高于配方奶粉中4-10%的吸收率。婴儿6个月后体内储备铁逐渐耗尽,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辅食添加初期可选择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其血红素铁更易被吸收。
存在先天性铁代谢异常、慢性消化道出血或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婴儿,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这类情况需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等补铁制剂。补铁期间应避免与钙剂同服,可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哺乳期母亲应保证每日摄入适量红肉、动物血及深绿色蔬菜,通过膳食提高母乳营养质量。婴儿满6个月后需逐步建立多样化饮食结构,每周安排2-3次动物肝脏或红肉摄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盲目补铁导致铁过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