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有白点可能由釉质发育不全、龋齿早期、氟斑牙、牙釉质脱矿或牙齿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涂氟治疗、树脂修复、牙齿美白或正畸矫正等方式干预。
1、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育期间因营养不良或全身性疾病导致釉质基质沉积异常,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斑块。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严重者可考虑复合树脂贴面修复。日常需加强含钙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并使用含氟牙膏帮助釉质再矿化。
2、龋齿早期牙菌斑产酸导致釉质表层脱矿形成白垩斑,属于龋病的前驱表现。此时可通过专业涂氟促进再矿化,或使用氟化钠甘油局部涂抹。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龋洞,需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光固化树脂进行充填治疗。
3、氟斑牙牙齿发育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导致釉质矿化紊乱,表现为对称性云雾状白斑。轻症可通过渗透树脂改善外观,中重度需采用冷光美白或瓷贴面修复。预防需控制儿童期氟摄入量,避免长期使用高氟牙膏。
4、牙釉质脱矿长期酸性环境侵蚀导致釉质矿物质流失,常见于正畸托槽周围或胃食管反流患者。可使用CPP-ACP再矿化剂局部涂抹,配合含氟漱口水。正畸患者需加强托槽周围清洁,反流性疾病患者应治疗原发病。
5、牙齿外伤机械外力导致釉质微裂纹或矿化层损伤,形成局限型白点。轻微损伤可观察随访,伴随敏感症状时应用脱敏牙膏。严重缺损需进行复合树脂粘接修复,合并牙髓病变则需根管治疗。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孕妇需补充足够钙磷元素。发现牙齿异常变色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美白产品。对于已形成的白斑,专业牙科干预可有效改善美观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