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通常需要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妇科超声、宫颈TCT及HPV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妇科炎症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检查方式。
1、阴道分泌物常规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滴虫性阴道炎。检查内容包括清洁度、白细胞数量、病原体形态等指标,能快速鉴别常见感染类型。若发现线索细胞或芽生孢子可辅助诊断细菌或真菌感染。
2、妇科超声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观察子宫、附件区结构,排查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病变。对于伴有下腹痛的患者,超声可鉴别卵巢囊肿扭转、输卵管脓肿等急症,同时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情况。
3、宫颈TCT及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检测能评估宫颈癌风险。慢性宫颈炎患者需结合这两项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尤其适用于同房后出血或异常阴道排液者。
4、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急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见于寄生虫感染。严重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反复发作的炎症需监测血红蛋白排除贫血。
5、尿常规尿液中白细胞酯酶阳性提示泌尿系统感染,需与阴道炎进行鉴别。对于尿频尿急症状明显的患者,中段尿培养能明确是否为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上行至生殖系统。
建议检查前24小时避免阴道冲洗或使用栓剂,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检查时间。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长期使用护垫。同房前后注意清洁,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滥用洗液或抗生素。饮食上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