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症状主要有视物模糊、眼疲劳、眯眼视物、头痛、夜间视力下降等。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主要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
1、视物模糊近视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这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导致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随着近视度数加深,患者需要将物体移近才能看清,严重者甚至需要将物体放在眼前才能辨认。
2、眼疲劳近视患者常出现眼睛酸胀、干涩、异物感等眼疲劳症状。这是由于患者需要持续调节眼部肌肉来看清远处物体,导致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用眼后症状加重,可能伴有眼睑沉重感、畏光等表现,休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3、眯眼视物近视患者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看远处物体。眯眼时眼睑会压迫角膜,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同时缩小瞳孔直径,产生类似小孔成像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清晰度。但长期眯眼可能加重眼疲劳,还可能导致眼周皱纹增多。
4、头痛部分近视患者会出现前额部或眼眶周围疼痛。这种头痛多与持续眼疲劳有关,通常在长时间用眼后出现,表现为胀痛或钝痛,休息后可缓解。头痛程度与近视度数不一定相关,但未矫正的近视更容易引发头痛症状。
5、夜间视力下降近视患者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环境下视力下降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光线不足时瞳孔扩大,眼球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增大,导致视物模糊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夜间眩光、视物重影等症状,影响夜间活动安全。
近视患者应注意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40-50分钟应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闭目养神。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眼睛与书本或电子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蓝莓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如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