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主要与肾脏功能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尿毒症毒素蓄积抑制骨髓造血、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常见原因有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铁代谢障碍、营养不良、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
1、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健康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显著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这种情况需通过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蔗糖铁注射液补充铁储备。
2、铁代谢障碍尿毒症患者常存在铁吸收障碍和利用障碍。胃肠道水肿影响铁吸收,炎症状态导致铁调素水平升高阻碍铁释放。表现为血清铁蛋白升高但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可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改善铁缺乏,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铁吸收。
3、营养不良长期饮食限制及食欲下降导致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尿毒症患者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适量进食瘦肉、鸡蛋等,同时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片补充造血原料。
4、慢性失血透析治疗中的血液丢失、频繁抽血检查以及胃肠道出血都会加重贫血。血液透析患者每次治疗约丢失5-10毫升血液。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严重贫血可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5、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尿毒症毒素蓄积可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炎症因子也会干扰红细胞生成。这种情况需要充分透析清除毒素,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改善骨髓微环境,必要时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尿毒症贫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铁代谢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磷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活动时注意防跌倒。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出现头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