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接种反应、中暑、川崎病等原因引起。反复发烧指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超过1℃,或退烧后48小时内再次发热,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病因。
1、病毒感染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侵袭。表现为发热多持续3-5天,可能伴随流涕、咳嗽等症状。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无须特殊药物治疗,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细菌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可导致反复发热,体温常超过38.5℃且精神萎靡。可能出现耳痛、排尿哭闹等伴随症状。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避免擅自用药。
3、免疫接种反应接种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通常持续1-2天。体温多在37.5-38℃之间,可能伴有注射部位红肿。建议家长让宝宝多饮水,穿着宽松衣物。若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皮疹需及时就诊。
4、中暑夏季高温环境下,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发生中暑性发热。特征为皮肤干燥发烫但无汗,可能伴随烦躁或嗜睡。应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者可能出现热射病需紧急送医。
5、川崎病这种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表现为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随草莓舌、手足硬肿等症状。需住院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延误诊治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病变。家长发现宝宝发热伴皮疹、结膜充血时应立即就医。
护理反复发烧的宝宝时,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与温度变化,保持每天200ml/kg的饮水量。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发热期间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强迫进食。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若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需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养成勤洗手习惯,按时完成免疫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