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生素和抗凝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引发或加重紫癜症状,导致皮肤出血点、关节疼痛或肾脏损伤。治疗上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敏原。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加重紫癜症状。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缓解疼痛或发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替代。
2、抗生素
部分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紫癜复发或加重。使用抗生素前需咨询医生,必要时进行过敏测试。
3、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肝素等,可能增加出血倾向,导致紫癜症状恶化。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避免自行服用。
4、药物治疗选择
-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适用于症状较重者。
-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难治性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饮食与生活建议
- 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鸡蛋等。
- 选择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或皮肤损伤。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个体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