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右上腹疼痛、饭后腹胀、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时需警惕胆结石。胆结石是胆汁成分异常沉积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与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异常、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右上腹疼痛胆结石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胀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患者常蜷曲身体以缓解不适。这种疼痛与胆囊收缩排空胆汁时结石嵌顿有关,若出现此类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2、饭后腹胀胆结石患者进食后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尤其是摄入高脂饮食后症状更明显。这是由于结石影响胆汁排泄,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长期腹胀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3、恶心呕吐胆结石急性发作时常伴随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呕吐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但结石未排出时症状会反复出现。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治疗。
4、黄疸当胆结石阻塞胆总管时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如陶土样。黄疸提示存在胆道梗阻,可能继发胆管炎或胰腺炎,需紧急处理。血液检查可见胆红素升高,影像学检查能明确结石位置。
5、发热寒战胆结石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伴随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提示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引流。
预防胆结石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长期空腹或暴饮暴食,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无症状胆结石患者也需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