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眼睛模糊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部微血管损伤,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从而出现视物模糊。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配合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瘤和出血,后期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患者可能出现飞蚊症、视野缺损等症状。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轻者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重者需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3、白内障高血糖加速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晶状体混浊。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畏光等症状。早期可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4、青光眼糖尿病可能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升高、头痛伴视力骤降。急性发作时需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必要时进行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
5、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轻者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内注射,重者需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