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受凉可能出现体温偏低、皮肤青紫、拒奶、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受凉后容易引发低体温症,严重时可导致硬肿症等并发症。
1、体温偏低新生儿受凉时最典型表现为体温低于36摄氏度。由于皮下脂肪薄且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热量散失快,当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暖不足时,核心体温会迅速下降。需立即用预热的包被包裹,并采用母亲皮肤接触的方式复温。
2、皮肤青紫受凉导致外周血管收缩时,新生儿四肢及口唇可能出现发绀现象。此时毛细血管血流缓慢,血氧饱和度降低,皮肤呈现大理石样花纹或局部青紫色。需检查衣物是否潮湿并及时更换干燥保暖的衣物。
3、拒奶低体温会使新生儿吸吮力减弱甚至拒绝进食。机体为保存能量会优先维持核心体温,消化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温热的母乳,避免使用过烫的奶瓶刺激口腔黏膜。
4、嗜睡受凉新生儿常表现为异常安静、反应迟钝或持续昏睡。这是机体通过降低代谢率来减少热量消耗的保护性反应,但需警惕低血糖或脑供血不足等风险。应每两小时轻触唤醒观察反应灵敏度。
5、呼吸急促部分受凉新生儿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表现。寒冷刺激可能引发代偿性呼吸加快,但需与肺部感染相鉴别。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可改善症状。
预防新生儿受凉需维持室温恒定,穿戴适宜厚度的纯棉衣物,洗澡时关闭门窗并提前预热浴巾。发现异常体温时应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外部热源,防止烫伤。若出现持续低体温、抽搐或意识障碍,须立即就医排查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等严重情况。日常可通过触摸新生儿颈背部判断体温状态,该部位温暖干燥说明保暖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