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从数日至长期生存均有可能,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损伤部位、并发症控制、救治时效等。生存预后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继发性脑水肿、颅内感染、多器官衰竭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型颅脑损伤后24-72小时是急性期死亡高风险阶段,此阶段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常因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猝死。若患者能度过急性期,后续1-3个月恢复期将面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威胁。部分患者经积极康复治疗可恢复部分功能,但严重认知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可能长期存在。
伴有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原发伤或持续性颅内高压的患者预后较差,这类损伤可直接破坏维持生命基本功能的中枢结构。而局限性脑挫裂伤患者经去骨瓣减压、亚低温治疗等干预后,部分可获得较好转归。年龄小于40岁、伤后6小时内获得专业神经外科救治的患者生存概率相对较高。
重型颅脑损伤后需持续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等指标,早期开展高压氧、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家属应配合医生做好气道管理、肢体被动活动等基础护理,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恢复期建议在康复科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等干预,营养支持需保证足够热量与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