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具体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定,一般持续6个月至2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1、药物选择: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20mg/天、舍曲林50mg/天,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度洛西汀60mg/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2、疗程安排:轻度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服药6-9个月,中度至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持续1-2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初期需4-6周观察药物效果,稳定后逐步调整剂量。
3、药物调整: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反馈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患者需定期复诊,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
4、停药计划:当病情稳定且症状明显缓解后,医生会制定逐步减量的停药计划,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反弹。减量过程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5、心理支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治疗IPT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以及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