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可通过解除梗阻、控制感染、药物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肾积水通常由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尿路狭窄等原因引起。
1、解除梗阻尿路梗阻是肾积水的常见原因,及时解除梗阻有助于恢复尿液正常排出。对于结石引起的梗阻,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处理。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需根据病情选择相应治疗。解除梗阻后需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尿液引流。
2、控制感染肾积水易合并尿路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控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同时需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并补充足够水分。感染控制后仍需继续治疗原发病因。
3、药物缓解症状对于轻度肾积水患者,可使用药物缓解症状。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症状。合并高血压者需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积水程度。
4、手术治疗严重肾积水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经皮肾造瘘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肾盂成形术等。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重建尿路通畅性。术后需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对于不可逆肾功能损害者,可能需考虑肾切除术。
5、定期随访肾积水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及积水情况。随访内容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出现腰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先天性尿路畸形患者需终身随访。
肾积水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咖啡和酒精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量及尿液颜色变化,定期测量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