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引起肾积水通常需要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肾积水主要由结石阻塞尿路导致,需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采取药物排石、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
肾结石移动至输尿管时可能造成尿流受阻,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顺利排出,逐渐积聚形成肾积水。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腰部酸胀,随着积水加重会出现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结石长期阻塞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因结石表面粗糙划伤尿路黏膜,可能出现血尿。肾积水程度较轻时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痉挛帮助排石。
当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造成严重梗阻时,药物排石效果有限,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体外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颗粒随尿液排出,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手术通过尿道置入内窥镜直达结石位置,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适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若结石体积过大或合并解剖异常,可能需经皮肾镜取石术建立通道直接处理肾内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支撑输尿管2-4周,预防水肿造成的二次梗阻。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均匀分配在白天时段。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笋的摄入,控制钠盐摄取量。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出现腰部剧烈疼痛、无尿或发热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肾功能持续恶化。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积水消退情况,结石易复发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