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需要2-3周。消退时间受黄疸类型、胆红素水平、喂养方式、出生体重、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影响。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7天内消退。这类黄疸与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有关,胆红素水平通常不超过12mg/dl。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因摄入不足导致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出。早产儿因肝脏发育更不完善,黄疸消退时间相对延迟。
病理性黄疸可能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水平上升快且数值高,持续时间超过2周。溶血性疾病如ABO溶血、Rh溶血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肝胆疾病会影响胆红素排泄,需通过光疗、换血等医疗干预。感染因素如败血症、尿路感染也会加重黄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家长应每天观察黄疸变化,从面部向躯干、四肢蔓延提示程度加重。保证充足喂养可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日光浴时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若黄疸持续不退、精神反应差或出现发热,须立即就医评估胆红素脑病风险。医生会根据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液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