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尿感通常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尿路感染症状,可能与经期卫生习惯改变、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1、经期卫生习惯月经期间使用卫生巾或卫生棉条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若不及时更换卫生用品,细菌可能通过尿道口进入泌尿系统。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用品,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免疫力下降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免疫力暂时降低。黄体酮水平升高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使身体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减弱。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3、排尿习惯改变部分女性因经期不适减少饮水或刻意憋尿,导致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尿液冲刷作用减弱会使尿道内细菌更易繁殖。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有尿意时应及时排空膀胱。
4、解剖结构因素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经期卫生棉条使用不当可能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排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粪便污染尿道口。性生活也可能增加细菌传播风险,经期应避免性生活。
5、既往感染史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者更易在经期复发。细菌可能潜伏在尿道周围腺体内,经期抵抗力下降时再次活跃。这类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不可自行长期服药。
预防经行尿感应注意经期个人卫生管理,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上可适量增加蔓越莓制品摄入,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道。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上行至肾脏。治疗期间应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日常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增强泌尿系统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