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肾脏通常需要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肾穿刺活检等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是检查肾脏疾病的基础项目,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损伤或泌尿系统感染。尿常规操作简便且无创,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若发现尿蛋白阳性或血尿,可能提示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2、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评估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肌酐清除率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能更准确反映肾功能状态。肾功能异常可能由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等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3、肾脏超声肾脏超声可直观显示肾脏大小、形态、位置及是否存在结石、囊肿或肿瘤。该检查无辐射且价格较低,适合筛查肾积水、多囊肾等结构异常。超声还能评估肾血流情况,但对早期肾小球病变的敏感性较低,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4、CT或磁共振成像CT或磁共振成像能提供更精细的肾脏解剖图像,尤其适用于肿瘤、复杂结石或血管病变的诊断。增强CT可评估肾脏血流灌注,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肾功能受损者更安全。这两种检查成本较高且可能存在辐射或造影剂风险,通常作为超声后的进一步检查。
5、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肾炎类型、淀粉样变性等特定病变。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出现出血或感染,通常用于病因不明或治疗方案需要病理依据的情况。
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问题,若出现水肿、尿量异常或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肾病患者需遵医嘱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