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可能会引起尿蛋白,但并非所有肾结石患者都会出现尿蛋白。尿蛋白的出现通常与结石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或继发感染有关。
肾结石在移动或阻塞尿路时可能划伤输尿管或肾盂黏膜,导致少量血液和蛋白质渗入尿液。这种情况下尿蛋白多为暂时性,程度较轻,可能伴随肉眼血尿或排尿疼痛。部分患者因结石长期滞留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也会出现持续性微量蛋白尿。这类情况通过排石治疗和抗感染处理后,尿蛋白多可逐渐消失。
少数复杂性肾结石可能造成严重尿路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持续升高,引发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此时可出现中重度蛋白尿。若结石合并肾积水或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加速肾功能损害,出现病理性蛋白尿。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解除梗阻并评估肾功能,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发现尿蛋白伴随肾结石症状时应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蛋白尿来源。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监测尿液变化。若尿蛋白持续存在或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警惕肾功能损伤,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系统评估。